
云翔寺始建于梁天监四年(公元505年),初名为“白鹤南翔寺”。唐时达到鼎盛,寺基扩大到180亩。宋绍定年间,因理宗赵昀赐“南翔寺”匾额,寺名更为南翔寺。公元1700年,康熙赐额“云翔寺”,故又易名为云翔寺。

后因天灾人祸,寺庙毁损殆尽。目前能见证历史的仅有双塔一对,及散落在古猗园内的唐石金撞 和宋普同塔。

重建后的云翔寺又名留云寺,寺名源于上海原南市区的留云寺。云翔寺以唐风复建,在江南地区,完整的仿唐寺庙,这还是第一座。其特色是刚劲雄健,气宇恢宏,简洁大度,淳朴自然。

今日之云翔寺,要礼佛,圣像庄严,殿宇宽敞;要进香,氛围肃穆,法器齐整;要修持,环境清幽,妙香静寂;要游览,令人心旷神怡。无论提高文化修养,陶冶情操,体会宗教神韵,净化心灵,都会让你有所得,有所悟。(上述文字介绍来源于云翔寺简介)


















